在顯示模組日趨輕薄化、小型化的背景下,導光與背光一體膜的結構設計逐漸成為行業(yè)關注焦點。這類復合膜結構將導光、擴散與背光功能集成于同一薄膜中,有效減少模組厚度,簡化光學組件數(shù)量,是移動終端、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關鍵材料之一。
導光與背光一體膜通常包括:導光層、反射層、擴散層及微結構圖案區(qū)。其中導光層為整個結構提供出光路徑,其表面微結構(如點狀或線狀圖案)可有效引導光源均勻分布。擴散層則進一步優(yōu)化出光角度,實現(xiàn)亮度均勻。反射層則可提升光能利用效率,防止光線從非目標方向溢出。

設計要點首先在于微結構參數(shù)控制。圖案密度、形狀、排布方向均需與LED光源的分布一致,避免出現(xiàn)亮斑或暗區(qū)。其次,導光層厚度需與設備整體結構匹配,一般控制在0.2mm~0.6mm范圍內,既要保持機械強度,又不影響光學性能。
此外,膜材本身的耐溫性、柔韌性及成型工藝兼容性也不可忽視。尤其在高溫貼合或注塑成型工藝中,材料需保持尺寸穩(wěn)定。為此,常采用PET或PC作為基材,并在表面進行防靜電、防刮擦處理。
總之,導光與背光一體膜的結構設計是一項兼顧光學、機械與加工性能的系統(tǒng)工程,需依據(jù)終端產(chǎn)品要求進行多維度參數(shù)匹配。